举报有证据却依然不被受理?80%的人都忽略了这4点!

01、将证据有序排列
很多人在提交证据的时候没有任何的规划,将多份证据掺杂在一起,这导致的最直接的问题就是证据会显得非常凌乱,甚至让相关领导分不清到底哪几页才是一份证据。
正确提交证据的方法是将每一份证据都单独固定,并且制作一份证据目录,将证据进行编号,并且注明证据的名称、份数、证明目的。
例如:证据一,xxx号判决书,壹份,第四页第三行证明被举报人存在恶意采纳虚假证据的行为。
而且证据编号也不是随意形成的,要按照举报材料中这份证据所出现的顺序进行排列,最先出现的就是证据一,依次排序!

02、证据与举报材料内容对应
一份合格的举报信字数一般在1200字--2500字之间,有的当事人写举报信甚至能写到5000字、8000字,而且内容非常复杂,这样就会导致领导很难将你举报信中所罗列的被举报人的违法行为与你提交的证据相对应。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写完被举报人的违法违规行为后,立马加个括号,写上(见证据X)!例如:被举报人无视某某法律规定,恶意采纳某某提交的虚假证据,严重损害了举报人的合法权益(见证据一)。
这样,领导在看到这一点的时候很容易就可以根据你提交的证据目录找到相对应的证据,能够快速的鉴别被举报人是否真的存在违法违规行为。

03、证据要清晰
很多举报人手里面是没有证据原件的,有些是复印件、有些是拍的照片等等。这种证据如果直接打印的话会非常不清晰,甚至会存在各种各样的“纹理”,看不清证据到底显示的是什么!
大家在提交证据的时候如果是照片类的证据一定要进行扫描,并且要通过技术手段去除照片中花花绿绿的、阻碍视线的纹理,否则这份证据有可能就会丧失作用!
04、要筛选证据
证据并不是提交的越多越好,很多人在准备证据的时候喜欢把所有能收集到的证据,别管是有用的还是没用的都提交上去,我见过最多的一个当事人准备了将近300页证据。大家换位思考一下,如果能是负责举报的相关领导,你一天要处理十几、二十个举报,当你看到一份300页证据的材料会是什么心情?
老话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我们在提交的时候一定要对证据进行筛选,只留下和举报信能够对应并且比较重要的证据,可有可无的证据完全没有提交的必要!

综上,在举报材料中证据占了很多的比重,但同样的证据通过不同的方法和技巧能发挥出完全不同的作用,大家一定要想办法将手中的证据做到“作用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