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公布依法打击污染环境犯罪5起典型案例
!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公安部公布依法打击污染环境犯罪5起典型案例,具体如下:



近年来,一些畜禽养殖、屠宰和肉制品加工企业为压缩污水处理成本,通过人为干扰采样、篡改监测数据、故意停用监测设备等方式,非法排放超标污染物,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安全。该案犯罪嫌疑人非法排放的超标污染物,散发出浓烈的刺激性气味,导致当地水体严重污染,直接影响到周边居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接到线索后,公安机关迅速开展现场勘查及走访调查,在生态环境部门协助下,完成相关专业检测认定,全面完善调查取证工作,形成联手打击生态环境犯罪的合力。该案的及时侦破,一方面及时制止了涉案企业超标排污行为,积极回应了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另一方面通过以打促治,压实涉案企业严格落实环保责任,全面规范了内部管理。



近年来,受利益驱使,部分企业非法处置危险废物的行为屡禁不绝,不仅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安全,而且直接影响到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案中,涉案企业经营手段粗放,未配齐污染物处置设施,私自将产生的危险废物交由无资质的人员随意处置,严重污染环境并威胁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公安机关与行政主管部门密切配合,在全面查清犯罪事实的基础上,及时端掉产废窝点,斩断犯罪链条,清除了一个影响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安全隐患。



非法转移、倾倒、处置铝灰污染环境犯罪案件在一些地方仍然多发高发,对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为此,2022年公安部联合最高人民检察院和生态环境部,对包括此案在内的8起涉铝灰污染环境犯罪案件进行挂牌督办。该案犯罪嫌疑人将加工窝点转移至贵港市平南县一偏僻的地方,试图逃避行政监管和执法打击。公安机关与生态环境部门密切配合,联合办案,顺藤摸瓜进行全链条打击,一举打掉了这个跨越粤桂两地的犯罪团伙。同时,对涉案厂区内的铝灰及时进行处置,消除了环境安全隐患。



近年来,沿江公安机关坚决扛起长江大保护刑事打击责任,组织侦破一批直接危害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安全的污染环境犯罪案件。本案中,涉案压滤污泥属工业固体废物,含多种重金属,被非法倾倒填埋后对土壤污染严重,并直接影响到附近水域水质安全。该案发生后,公安机关依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警务合作机制和《四川省、重庆市危险废物案件跨省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加强跨省跨部门执法合作,及时打掉一个跨省专门从事非法倾倒处置工业固体废物的犯罪团伙,并在当地党委、政府统一组织下,配合相关部门及时修复了受损生态。针对此类案件,公安机关将坚持露头就打、以打开路、以打促防,不断织密法网,切实守护一江清水。



近年来,针对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废弃矿井、矿渣提取贵金属非法牟利较为猖獗的情况,公安机关与自然资源等部门联合开展了打击“洗洞”盗采金矿专项整治行动,该案是专项行动打击战果之一。此案中非法利用剧毒化学品提金,不仅造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而且直接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案件发生后,公安机关牵头成立工作专班,多部门和有关专家共同参与,全力推进案件侦办工作,不仅抓获车某锋等组织人员和直接参与炼金人员,而且对提供废渣和剧毒化学品的人员一并依法查处,实现全链条、全环节、全要素打击,发挥了打击震慑作用。
注:以上内容摘自人民网官方网站,记者:郝萍、梁秋坪。